南康唯一由行业协会运营的专业、精准、权威的物流查询网站,本网站发布的物流企业皆为经工商注册、协会备案登记的正规物流企业,如有纠纷、投诉、协会将公正协调处理。
全区城乡环境一年改变面貌动员大会在区文化艺术中心召开
发布时间:2016-11-10 作者:南康物流协会 浏览:3033 收藏本站

   


  导 读

daodu

      11月9日上午,全区城乡环境一年改变面貌动员大会在区文化艺术中心召开。区四套班子领导、区直属单位领导、各乡镇党组成员、南康区物流协会、家具协会、服装协会、广告协会等协会正副会长共计1200余人参会。


市政府副市长、区委书记徐兵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区委副书记、区长何善锦作动员部署。

徐兵在会上作重要讲话指出,全区上下务必:

  一、统一思想,充分认识“一年改变面貌”的实施背景和重大意义。“一年改变面貌”思想认识上的六个需要。

  二、创新理念,牢牢把握“一年改变面貌”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。打好三套“组合拳”。

  三、合力攻坚,确保“一年改变面貌”目标如期实现,始终保持上下同欲的强大合力。

广大党员、领导干部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等带要当先锋、作表率,真正把责任和压力传导下去,为实现城乡环境“一年改变面貌”提供坚强保障。


区委副书记刘文彦宣读《赣州市南康区城乡环境“一年改变面貌”工作实施方案》。



      南康物流协会会长洪凌做表态性发言

小编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:


135编辑器

二、整治重点和标准


    围绕“一年改变面貌”工作要求,精心选定“23456”的整治重点,即2条园区道路、3条连接城市中心区域的出入通道、4条城市主干道、5个专业市场、6大公园。

    ()2条园区道路

   1.文峰大道;

   2.产业大道;

    整治标准:(1)减少道路出入口,合理规划设计道路两厢厂房出入口,科学设置辅道、充分发挥辅道作用,设置一批道路栏杆;  (2)拆除道路两厢违建,对道路两边的“铁皮棚”全面改建成标准厂房,对沿街厂房的围墙适时改建成透视围墙;  (3)全面提升绿化、市政、环卫等设施水平;  (4)规定大货车限行时间,禁止大货车随意转弯,调头;(5)道路扬尘整治到位。

 ()3条连接城市中心区域的出入通道

    1、绕城高速连接线——迎宾大道——文峰大道——南水大道——南康大酒店——天马山大道——105国道——大广高速南康南互通;

    2、赣南大道——东山北路——东山南路——坪岭转盘——蓝田大道——芙蓉大桥——东坝路——区政中心:

    3、赣南大道——康东大桥——金赣北大道——金赣大道——东原路——区政中心.

    整治标准:(1)道路可视范围内的铁皮棚子、户外广告牌、乱搭乱建、破棚烂厕、危旧土坯房全部拆除到位;(2)道路两厢环境卫生整治到位,可视范围内无垃圾;(3)道路绿化水平有较大提升;(4)道路全面实施“白改黑”,铺设沥青罩面,扬尘污染基本消除到位:(5)道路沿线街面实行“一店一招”,道路街面无占道经营、货物出店现象;(6)交通秩序良好,交通标志醒目规范、清晰准确。

    ()4条城市主干道

1、赣南大道:

2、迎宾大道;

3、天马山大道;

4、泰康路。

 整治标准:(1)畅通道路通行,设置红绿灯绿波带通行,设置一批道路栏杆,5i导转向车辆提前进入辅道;特别是赣南大道,还要减少红绿灯的设置,南康境内只保留4个红绿灯,要确保从东山北路出发上赣南大道l 5分钟内就能到达新世纪大桥;(2)全面提升园林市政水平,补种一批美观、简洁的园林花卉;在已经拆除的违建和厂棚原址上,种植一批树木,或者规划建设中大型货车停车场,拆除部分临时围挡墙;(3)对破损道路进行全面整修,减少道路出入口;(4)道路可视范围内的铁皮棚子、户外广告牌、乱搭乱建、破棚烂厕、危旧土坯房全部拆除到位;  (5)严禁货物出店、占道经营。

 ()5个专业市场

  1.城区农贸市场:

    整治标准:(1)市场内外环境卫生整洁,全面整治“脏、乱、差”现象.设置专、兼职保洁人员,加密垃圾清理频次;  (2)市场外交通秩序良好,车辆停放整齐有序;  (3)全面整治马路市场,导小商小贩进入农贸市场;  (4)提升市场周边市政设施。

  2.家具市场:

   整治标准:(1)交通通行有序,施划一批停车位,规范车辆停放秩序;  (2)指定货物配送区域和时段,严禁货物出店、占道经营;  (3)统一店招,实行。一店一招”;  (4)由区市场物业管理局全面负责市场的物业管理。

  3.物流市场:

   整治标准:(1)交通通行有序,施划一批停车位,规范车辆停放秩序;  (2)指定货物配送区域和时段,严禁货物出店、占道经营;  (3)统一店招,实行。一店一招”;  (4)全面整治市场周边环境。  (5)加快建设配套绿化、园林、环卫、市政等设施。

   4.灯饰市场:

   整治标准:  (1)设置辅道、人行道等交通辅助设施;  (2)加快建设配套绿化、园林、环卫、市政等设施;  (3)全面整治市场周边环境整治

  5.板材市场:

   整治标准:加快建设配套绿化、园林、环卫、市政等设施。

    ()6大公园

    1.东山公园;

    2.旭山公园:

    3.南山公园:

    4.文化公园:

    5.体育公园;

    6.滨江公园。

    整治标准:  (1)进行全天候、全方位巡回清扫,确保园区路面整洁,无积水、无积土,垃圾桶周围及草地无乱堆乱放的垃圾杂物;  (2)绿地整洁无杂物,草坪无明显杂草、无老化、无斑秃现象,对绿化植物修剪时保持平整、棱角和线条整齐划一;  (3)做到各类设施摆放整齐,干净整洁,健身器材等设施完好无损,公厕、路灯等服务设施高标准运行。

()其他区域

   除以上范围的其他区域,由各乡镇(街道)参照本方案,制定本乡镇(街道)环境整治工作方案,并于20161115日前报送“一年改变面貌”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把关,再统一报送至区委、区政府,形成全区城乡一体、重点推进的“一年改变面貌”工作格局。


开展十大专项整治

     1.交通秩序专项整治。通过开展交通秩序“百日整治”专项行动,严管重罚整治交通违法行为,重点查处驾乘摩托不戴安全头盔、违规加装遮阳伞;加大摩的等非法载客、营运的查处力度;查处不按交通信号指示通行、随意拐弯调头、闯红灯、机动车辆乱停乱放;查处行人闯红灯、翻越中心隔离护拦及损毁交通设施等违法行为;加大对违反分道行驶的违法行为查处力度,规范和引导摩托车、电动车、非机动车走辅道或靠最右侧车道行驶,取消一批主干道辅道停车位,切实发挥辅道的通行分流作用,确保通行畅通。科学合理地优化城区道路交通通行秩序,改造城区老旧红绿灯1 9个,增设2个,优化红绿灯设置及通行时间,并完善好各类标志标牌及标线。设定中大型货车进入城区的时限,在城区周边建设中大型货车停车场。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形式,开展系列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,纠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,提升市民安全文明出行意识。  (责任领导:钟春莲、郭声宏,牵头单位:区公安交管大队,责任单位:区城管局、交通运输局、公路分局)

    2.市容秩序专项整治。按照“三严”。要求,重点在实施范围内开展市容秩序专项整治,突出抓好水果批发市场、金赣大道摩托车(电动车)一条街等节点区域占道整治;突出抓好东山南路、东山北路、泰康路两厢占道作业、乱堆乱放整治;突出抓好坪岭转盘、  挹翠路、泰康路、塔坳安置点、泓翔大道、工业大道等马路市场整治;突出抓好国光超市门前、社会停车场周边摩托车(电动车)乱停乱放整治。全面整治并关停城区、园区及周边‘‘黑烟囱”,春节前将污染企业全面摸排、关停并搬离,加快燃气管道铺设至家具产业园区,加快推进‘‘煤改气’’等工作。加强城区杆线“蜘蛛网”整治,有条件的可以建设地下管道,在重要节点建设一批立体停车场,施划一批停车位,引入智能停车管理系统,强化停车收费管理,引导市民有序停放,解决‘‘停车难’’问题。  (责任领导:王俊,牵头单位:区城管局,责任单位:区环保局、市场监督管理局、供电公司、电信公司、移动公司、联通公司)

    3、违章建筑专项整治。借鉴温州、义乌等地先进经验,找准、突出拆违重点,用法治思维强势推动拆违冶违。一是重点抓好绕城高速和大广高速出入口、105国道、323国道、赣南大道、康唐线、康赤线等主干道两厢铁皮棚子、户外广告牌、乱搭乱建、破棚烂厕、危旧土坯房的拆除,美化乡村生活空间。二是抓好东山、南水、蓉江、龙岭、镜坝等核心区域的“两违”整治,做到减少存量、防止增量,发现一起、查处一起、拆除一起,形成强大的震慑力量。三是要在重点项目启动前,在该项目区域范围内做到先拆违、再拆迁。  (责任领导:王俊,牵头单位:区国土分局,责任单位:区建设局(规划分局)、城管局、土地房屋征收办、“两违”治理办)

    4.农贸市场专项整治。基本消除农贸市场“脏、乱、差”,突出抓好市场周边占道经营的专项整治,教育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摆卖、经营户归行入市、防止市场外溢发生。全面做好农贸市场管理制度不健全、管理责任不落实、环卫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整改工作,进一步规范农贸市场管理,引导市场经营者文明经营。年前建成塔坳农贸市场、家具城农贸市场,完成东山农贸市场升级改造,做好城西、北门、南水临时农贸市场规划选址工作。  (责任领导:李春平、张祥明,牵头单位:区市场物业管理局,责任单位:区建设局(规划分局)、国土分局、土地房屋征收办、城管局)

    5.环境卫生专项整治。按照“六净”、“六无”标准,扎实开展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。大力提升工业园区环境水平,整治园区用地环境、建设环境、道路环境、企业内部环境,规范园区占道经营、车辆停放、户外广告设置,提升园区长效管理水平。重点清理32 3沿线、工业园区次工业垃圾和建筑垃圾;重点清理塔坳安置点等居住密集区域集中生活垃圾,全面清理背街小巷、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。加强城区建筑垃圾清理能力,加快垃圾消纳场的规划建设,将整治范围内道路两厢可视范围内垃圾桶移至隐蔽处或彻底移除。(责任领导:王俊,牵头单位:区城管局、南康经开区管委会)

    6.美化亮化专项整治。春节前完成“一江两岸”周边景观亮化提升改造工程;对32 3国道、康唐线、康赤线、绕城高速连接线、赣州港周边区域进行彩化亮化;对区党政大楼北侧蓉江下坝城中村改造区域集中清理后加盖坡顶;安装一批路灯,亮化一批道路。以3条连接城市中心区域的出入通道和赣南大道、高速出入口、迎宾大道等城区主要出入口为重点,高标准规划建设,实行主干道上机动车与辅道上两轮车、人行道上行人各行其道,实现人车分离,进一步优化  交通组织。施划、翻新一批道路标线。  (责任领导:李春平、曹世明,牵头单位:区城管局、建设局(规划分局))

    7·园林绿化专项整治。提升大广高速出入口区域进行绿化景观的设计、建设水平,提升城市“门户”绿化视角效果。力争春节前完成文峰大道、天马山大道、康赤线、赣南大道龙岭东区靠南段、龙岭西区靠北段、赣崇高速唐江出入口绿化提升,新建康唐路、体育公园、汽车城二期、323国道两厢绿化工程。在天马山大道、芙蓉大桥、东山大桥、幸福桥等重要路段(节点)设置绿化小景。加大城区各公园园林、绿化改造提升力度,加强日常管理,确保公园运营安全有序。(责任领导:李春平、曹世明,牵头单位:区城管局)

    8·户外广告专项整治。深入开展户外广告设施清理整治工作,全面整治国、省道两侧“高炮”等广告设施,春节前全面彻底拆除城区高立柱广告、大型墙体广告、“牛皮癣”、灯箱、“龙门架”等广告设施,清除一批建筑物墙体广告,规范出租车、公交车媒体广告。遵循“一店一招”原则,根据不同区域、街道特点,精心规划设计各街道店招,做到格调一致、整齐划一、靓丽美观,参照赣州市相关标准,以文清路统一店招风格为标杆,精心规划设计泰康路沿线商铺店招,体现南康地域特色和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气象。建立户外广告常态化管理制度,对城区户外广告进行专项规划,采取公开招标和特许经营权出让的方式进行严格管理,严禁擅自搭建。(责任领导:李春平,牵头单位:区城管局)

    9.城区扬尘专项整治。在城区范围内开展以建筑工地、拆迁作业、渣土清运、工矿企业、物料堆放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区域和环节为重点的扬尘综合整治。加大主干道冲洗保洁频次,加强车辆保洁管理。落实建筑工地围挡作业、设置冲洗平台和运输车辆加盖封闭运行等措施,实行散运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,对粉尘较大的工地要求使用喷水喷雾降尘设备。加强散运线路管理,加大对运输途中抛、撒、滴、漏等行为的查处力度。在政府土石方招标公告中,特别注明要严格按照弃土路线运输,并限定运输时间,设置强制性惩罚措施。加强管理执法,严管重罚偷倒、乱倒垃圾行为。  (责任领导:李春平,牵头单位:区城管局,责任单位:区建设局(规划分局)、公安交管大队、环保局)

    10.小区物业专项整治。完善物业管理相关规章制度,尽快出台实施南康区物业管理办法,依法加强我区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。加大对物业市场的监管力度,加强物业管理招投标的监督和指导,严格物业管理企业的资质审查,建立物业管理企业诚信档案、物业管理企业经理信用档案和准入、退出机制,提高物业管理水平。建立区、街道、社区职责明确的责任体系,逐步形成以社区为主,专业管理和业主自治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体制。  (责任领导:李春平,张祥明,牵头单位:区房管局,责任单位:相关乡镇(街道)) 

四、实施步骤


为有效改变南康区城乡环境面貌,围绕群众感受最深的重要节假日重点和整治工作难关,  “一年改变面貌”工作总体分三个阶段推进:

    第一阶段(2016910)宣传动员和工作启动阶段。在先期开展部分专项整治活动的基础上,召开全区城乡环境“一年改变面貌”工作动员会,制订出台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方案,明确工作重点,落实工作责任。各牵头单位结合实际,制定相应的牵头子项目实施方案,各有关乡镇(街道)对重点整治范围外其他区域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,明确项目具体的工作措施、时间表、责任人。

    第二阶段(201611月一20178)集中整治和攻坚破难阶段。攻坚实施阶段,分为2 01 7年春节前、劳动节前、建党节前等节点重点调度。各牵头单位、责任单位和乡镇(街道)要对照本方案,对工作的重点、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,采取有力措施,强势推进专项治理,保质保量按时抓好落实。

    第三阶段(20179)查缺补漏和扫尾总结阶段。2017年国庆节前要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“回头看”,查缺补漏后再进行全面验收,严肃考核问责,总结工作成效,巩固工作成果,并制定第二年的城乡环境“改变面貌”的工作实施方案,形成长效机制。